身為桃園人~你不能不認識的藻礁!
一定要看看喔!
藻礁是什麼?
藻礁為石灰藻(calcareous algae)經由鈣化作用沈積碳酸鈣,當石灰藻死後留下此一底質又為後來者所利用,周而復始慢慢地沈積成礁體,可說是地球環境變遷所遺留下來的「天然紀念物」。
藻礁vs.珊瑚礁?
兩種皆由生物體來建造礁體。珊瑚是指一群能形成碳酸鈣質骨骼的腔腸動物,主要分布於熱帶地區。這些能造礁的腔腸動物經由一系列複雜的生理過程使碳酸鹽和鈣離子結合而沈澱堆積下來,形成固態的碳酸鈣骨骼,經由日積月累的堆積形成珊瑚礁。而紅藻門的珊瑚藻、綠藻門的仙掌藻等,同樣以類似的原理可將海水中游離的鈣固定,在生長過後留下石灰質來造礁,這些可留下石灰質的藻,泛稱石灰藻。也就是:珊瑚礁主要是由動物造礁,是骨幹所累積,所以速率較快;藻礁主要是植物造礁,每年一層一層慢慢長,累積速率很慢。 所以說世界上會造礁的生物不僅有珊瑚,但經過長時間的演替之後,珊瑚已取得優勢成為現今海洋中最重要的礁體建造者,因而生物礁的名稱就漸漸被「珊瑚礁」所取代。
園觀音海域的藻礁是全台灣生長狀況最佳,分布也最完整的區域,為什麼觀音海岸會這麼得天獨厚?是因為海流潮汐等等特殊條件的配合嗎?
造礁的條件首先要有固定的底質,大多數石灰藻或珊瑚都無法在泥或沙的海床生長,桃園台地沖刷下來的大卵石及礫石恰好是個固定的底質。那這裏為何不長珊瑚而是藻類優勢呢?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水質,當沈積物多的海域珊瑚無法生長,石灰藻還可生長就形成藻礁囉!同樣有穩固基質的海岸,若環境適合珊瑚的話,珊瑚長得快當然很快取得優勢。環境不允許時,耐性較強的石灰藻才得以大面積生長。因此自北海岸富貴角以西延伸至桃園,即多段海岸線有穩固的基質,然而因為沈積物偏高,珊瑚無法大量生長,所以在這段海岸斷斷續續可以發現藻礁。桃園縣海岸的藻礁相當平坦寬闊,主要分布由大園鄉新街溪口、老街溪口、觀音鄉至永安鄉的新屋溪一帶,分布在低潮線以下的礁體仍在生長。但由於許多大型的開發包括港口的闢建,工業區廢排水或開挖工程造成沈積物實在太多,這些藻類因而死亡,如桃園大園鄉新街溪與老街溪間的海岸就有一片藻礁,但是那兒的藻礁已不再生長了,生物也沒了。目前許多段海岸由於早期大面積的開發下,甚至沒有殘存任何的蛛絲馬跡可供查證。我很感慨,這麼耐命的石灰藻還是敵不過人類的污染和開挖。所以觀音這一片藻礁可說是在許多開發案後所殘存下來的,目前是全台面積最大的。
桃園藻礁的珍貴性為何?對於我們的海岸生態具有哪些重要性?
我們對於台灣西海岸的認知就是沙質海岸,然而在桃園縣卻有一帶長約20㎞之海岸,間雜著面積不等的藻礁地形,有些礁體高度可達1-2m,若這種藻礁是出現在東北角或澎湖等地,就特殊性而言,就比較不足為奇,但在這片藻礁的北邊、南邊及東側都是沙質海岸,可說是西海岸的唯一。特別是,桃園的藻礁至少存活數千年之久,已鑑定的標本即有2000年以上,還有更多未鑑定的等著我們去探索。在台灣,即使是相關領域的生態學者仍對藻礁生態仍不甚明瞭,一般人就更為陌生,對於藻礁生態系的功能與重要性,也就很容易被忽視。這種主要由珊瑚藻(紅藻門)所建造的石灰岩礁體,累積速率比珊瑚礁慢很多,由於藻礁經過數千年的累積,不但在生態系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發育過程也是台灣西部海岸變遷的證據之一。在這裏,一層一層的藻礁中,總可以看到夾雜著珊瑚,是否那個時期的環境或氣候有所不同。即使純藻類膠結的部分,也是有些層鬆散,有些層緊密。若由剖面來研究海岸變遷或是氣候變遷,都是極為寶貴的證據,在演化史上亦有其意義,應予重視並加以保存。此外,藻礁的生態系與珊瑚礁的生態系仍大有不同,有許多依賴這種生物礁為生的生物,若這片藻礁消失,這些生物也會跟著消失。我們呼籲盡快設立藻礁保護區,保護這片面臨危機的「天然紀念物」。
讓我們一起努力保護藻礁~ 保護我們的環境!
立刻點我是中壢人讚!!
更多資訊請參閱我是中壢人粉絲團相關內容,也歡迎您提供資訊給我們!
http://www.wretch.cc/blog/rhinohcp/12172488
回覆刪除